姑妈

姑妈段菊秀,漂亮贤淑聪明能干。爷爷奶奶力求平安不攀权贵把她嫁给了一个老实农民。姑父高家堃憨厚勤劳,爱姑妈如珍宝奉若上宾尊重有加。他们很有福气,生育五男二女,那是理想的七子团圆。姑妈治家有方,姑父吃苦肯干,家庭渐富,可惜后来被划成富农成分。

姑妈机敏过人,把握以德处世的大方向,施恩不图报,在乡邻中威信极高,十里八乡都有名望。有一次我陪姑妈回家探亲,沿途乡亲见到她都尊敬地跟她打招呼、叙衷肠、话家常。还有设家宴招待的。表兄表姐们都很尊重自己的母亲,那是一个典型的和谐之家。

小时候,每年春节给姑妈拜年都令人神往。看到娘家来人急忙放鞭炮迎接,视为贵宾,紧接着全家忙活起来,两茶两饭招待,菜肴丰富美味可口。亲戚汇聚心照不宣。互为祝福,一时忘掉所有烦恼,大家惬意自在心情舒畅极了。(富农财产未被没收,平时生活一般,但过得殷实点)

父母逝世后,姑妈是长辈中最主动直接关心我的人,姑妈家里住冲里(树木茂盛的小片山区叫冲里)家里种有枇杷,板栗,水籽,槁子(一种野柿子),果子熟了,她会带信让我去吃时鲜果子,姑妈无私的关心不带任何附加条件,像母亲一样真诚,我在官山完小读寄宿,她托人给我捎来好吃的咸菜,夏天去作客,一到家先招待一杯清凉的冷开水或新鲜的井水,然后安排到凉床上休息,冬天一到家,就招呼到大火炉旁。

姑妈的厨艺好极了,饭香菜可口,清炖猪肉比名菜东坡肘子还好吃。湖南时兴给客人夹菜,她总会让你既满足食欲又不伤胃。我有时也主动帮助挑几担井水,带带表侄儿女。看表兄姐众多,我不好意思干扰他们的生活,自觉地一年只去一两回。

反右运动后,对富农的政治打压越来越重,慢慢地我们也不好轻易去了。怕小人扣上串通一气的帽子,就是去了也不敢声张,只作短暂停留,互相默默沟通一下感情就回家。

1965年我去了新疆,经历了数次政治大风大浪,生活上几多坎坷,七八年仍然没有什么出息,没混出一点名堂。1973年回家去探望姑妈一回,只给她从贵州带了一二斤天麻,因为姑妈有头晕病,65年告别时,她曾提到说云南天麻最好。这次托人买了天麻带回来,后来我一直担心,是不是买到了真货。从那一次见面后,我又到了遥远的新疆,结婚生子,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姑妈身边。

现在家境好了,可姑妈已逝世多年,我曾经几回梦到她慈祥的模样。一直未尽寸草之报,深感恧愧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